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藝文活動> 法寶寺舉辦「整理人生」講座 結合法律與財稅智慧開啟圓滿人生新視野

藝文活動

字級

法寶寺舉辦「整理人生」講座 結合法律與財稅智慧開啟圓滿人生新視野

【人間社 涂順龍 新竹報導】 2025-06-15
2025年6月14日下午,佛光山法寶寺舉行「整理人生」系列座談,主題為「財富規劃與整理——透過財富整合與傳承,讓生命更加圓滿」,邀請具稅務專業的林巧敏會計師與法律實務經驗豐富的蕭立俊律師擔任講師,現場湧入百餘位關心財富管理與生命規劃的民眾,氣氛熱烈充滿期待。

活動一開始,由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致詞揭開序幕,法師指出,法律猶如佛法中的戒律,都是保護與引導的力量,佛陀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教導佛弟子理財之道,如將收入分為四分之一,一部分日常生活所需,一部分奉養父母親人,一部分儲蓄備用,另一部分則作為布施,今日透過法律與財稅知識的結合,有助於現代人減少煩惱,妥善規劃人生,並養成方便與智慧兼具的生活態度。

首先登場的林巧敏會計師,擁有二十餘年稅務顧問實務經驗,並為宏騰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他以幽默風趣的方式拋出提問:「誰是你人生最大的股東?」答案竟是政府,此話一出,引起現場會心一笑,也點出財富規劃中稅務安排的重要性,林巧敏進一步分享,透過提早規劃、釐清資產結構,並善用合法工具如免稅額、投資公司、捐款、遺囑信託等,能有效降低風險與稅負,達到財富保值與傳承的目標。

在實務層面上,林巧敏也深入解析財富傳承常見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包括如何利用保險設計「預留稅源」,以備未來稅賦支付所需,他的分析深入淺出,實例豐富,令現場聽眾頻頻點頭稱是,直呼「值得學習」、「早知道就該來聽這一場」。

接續登場的蕭立俊律師,現任冠昱法律事務所律師,專長於遺產、家庭與民事法律,他以「在『留』與『爭』之間提供正確思考」帶領大家看見遺囑制度的價值,他指出,現行法律允許多種遺囑方式,包括自書、公證、密封與代筆,唯自書遺囑須親筆書寫,不能電腦打字,這是許多民眾容易忽略的重點。

他也說明遺產繼承的順位規則,從民法中的順位為子女優先,其次父母,到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手足的繼承權,講解清楚明白,有聽眾問:「如果不想讓某些人繼承該怎麼辦?」台下立刻有觀眾妙答:「就把錢花光!」引發全場哄堂大笑,蕭律師以風趣生動的語言將法律議題變得親切易懂,提升了參與者的理解與接受度。

在兩位講師對談總結中,他們共同指出,「傳承資產,是每個人必經的旅程,如何正向看待『生所得』與『死所留』,避免爭議與紛爭,關鍵在於事前的策劃與智慧的面對。」林會計師呼籲:「前半生是努力打拼,後半生則是有智慧地安排與給予。」蕭律師則強調:「遺囑是一種愛與責任的表達,不應視為忌諱,而是圓滿人生的落幕。」

講座的提問環節氣氛熱絡,就不動產分配、遺囑書寫、繼承順位、信託應用等實務問題踴躍提問,兩位講師逐一耐心回應,提供具體建議與方向,讓參與者感到收穫滿滿,有民眾表示:「本來以為是很難懂的財稅與法律知識,今天卻能輕鬆理解,而且馬上想著該怎麼做。」

本次「整理人生」座談會在溫暖又充滿智慧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活動不僅帶給與會者知識上的充實,也帶領大家思考未來人生、面對未來的大事提早準備與安排,有位學員希望主辦單位未來仍規劃更多結合佛法、人文與實用的議題的講座,陪伴大眾在人生不同階段,活得更清楚、更自在、更圓滿,司儀在結語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話說,『留給子孫最好的財富是信仰』。
12345678910第1 / 147頁
追蹤我們